准备买银饰的你,知道如何判定银饰品的成色吗?
微珠宝是泽木文化传播精心打造的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公众平台,也是深圳市黄金珠宝首饰行业协会支持指导的官方微信平台。
银饰品作为当今引领时代潮流的亲民首饰,日渐受到人们的追捧和喜爱。由于银饰品成本较低,因此不少不良商家就趁机浑水摸鱼,在银饰品的加工上打起了主意。这里小微要特别提醒大家,买银饰一定要认准品牌,到正规商家去购买,才不会上当受骗。
好了,重新回到我们今天要讲的重点,在当下鱼龙混杂的银饰品市场,我们应该如何判定银饰品的成色呢?
首先要查印记,按国家标准“GB1187-8P”的规定,含银量不小于925‰的称为925银,打银925印记;含银量不小于990‰的称足银,打足银印记,或打银990印记。
其次,纯度愈高,银色愈洁白,表面细腻,均匀发亮,有润色。如果含铅质,表面带有青灰色;如含铜质,表面粗糙有干燥感。被氧化了的白银尽管表面有“黑锈”,但其色泽黑而呈光亮,铅、锡、白铜则没有光泽。
由于白银密度较一般常见金属略大,一般地讲:“铝质轻,银质重,铜质不轻也不重。”因而掂掂重量可对其是否为白银作出初步判断。此外,白银硬度较铜低,而较铅、锡大,故可用大头针稍用力划实物的表面进行测试,如留有痕迹而又不太明显,便可初步判定为白银饰品。
对于市场上常见的伪造白银,一般是用白铜、铅、锡、铝等制造的,其特点是:白铜质的外表呈灰白色,茬口呈砖灰色,生绿锈;铅质的呈灰蓝色,质软,用指甲可划出道痕;锡质的呈银白色,质软;铝质的呈白灰色,质地较软,比重轻。
此外,还有一种方法是看碴口,把银饰品横向剪断一半,看碴口的颜色,碴口雪凌白而绵,成色98%左右;折弯时较硬,碴口白中带灰或有微红,成色90%左右;弯折坚硬,碴口微红,微黄,土黄等色,成色70%左右;碴口红中带黑,黄中带黑,成色在60%左右。
而旧时民间用作银饰的银料成色多在八成以上。民间匠人也常用银和铜及其他金属的合金来制作银饰,这样可使银饰的物理性能有所改进,色泽也有所变化,达到更为理想的效果。
因此,选择老银饰并非一定要选成色在九成以上的,主要是选做工,选款式,选最合自己眼缘的。
祖祖辈辈老手艺,纯手工打银内胎,纯手工反复多遍掐丝(丝是9999银,不像别的所谓“景泰蓝”用的非银掐丝)纯天然矿物原料反复点色烧色4遍,高温900度左右烧色而成,颜色理上千百年不会变色,直接用钢丝球擦洗。传世珍品。
《纯银餐具》具有鉴别有毒物质和杀灭细菌的功能,古代人们就常用银簪或银具测试食品与药物中是否有毒。用银具盛放水、奶、汤等可以久放而不会生霉、发酵、变臭,起到了杀菌消毒的作用。 银餐具为什么有这种功能呢?经近代科学研究和试验发现,白银在水中可以形成微量的银离子,吸附细菌并使其赖以起呼吸作用的酶失去功能,使细菌很快地死亡。用银粉做水的杀菌剂,要比加氯灭菌的功效高10倍以上,人们在制造净水器和矿泉壶时,其过滤器与灭菌剂中经常使用含银材料。所以银餐具不仅能装点餐桌,也是大家的健康卫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