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器文化
银器在历史文物中占有重要位置,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载体。银是贵重金属,硬度适中,具有延展性,易捶打成形,又有亮丽的天然色泽,且不易氧化变色,是制作工艺品的良好材料。
银的作用:
一、银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对人体很有好处。它不仅有经济价值,美观大方,而且能做验毒工具,古人说,身带银健康富贵会相伴,这不仅因为它的贵重金属,医学上,它比黄金对人体健康的效能还要高。
二、自古代以来,银就被用于加速伤口愈合、治疗感染、净化和保存饮料等,具体例子如下:
(1)、远古时代,有钱人用银器存放食物,防止细菌生长。
(2)、公元前338年、古代马其顿人征战希腊时,用银片覆盖伤口来加速愈合。
(3)、古代腓尼基人为了保鲜,在航海过程中用银制器皿盛水、酒、醋等液体。
(4)、中国《本草纲目》中也有“银屑(碎末)按五脏、定心神、止惊吓、除邪气、久服轻身长年”的记载。
三、银的科学发现也证明了人类从银得到的智慧与现代科学完全一致,科学发现的效能包括:
(1)、超强的杀菌力(可杀死650多种有害菌)维持人体内分泌系统平衡、阻断电磁波、发放红外线释放阴离子、抗细菌、抗霉菌等。
(2)、《人体与银》的作者罗波特·贝光博士通过研究发现:人体的免疫力很大程度依赖于银,如果体内含银量低于标准水平(0.0001%),患疾病可能性就会提高。
(3)、1884年,德国产科医生F·Crede把浓度为1%的硝酸银溶液滴入新生儿眼中,预防新生儿结膜炎导致的失明,使新生儿失明的发生率从10%降到0.2%,直至今天,许多国家仍然在使用crede预防法。
(4)、1893年,C·Nasgeli经过系统的研究,首次报道了金属(尤其是银)对细菌和其它低等生物的致死效应,使银有可能成为一种消毒剂,从此,对银的应用进入了现代时期。
小知识:
1、银器:指用含量极高的白银制造的各类物品。
2、白银属自然界中含量稀少的贵重金属,它以其贵金属独有魅力,历来为世人所珍爱。
3、在中国古代,银器不仅显示财富,而且还被用作身份、低位等级的象征。
4、白银美丽的色彩、纯净的光泽,正符合当前人们崇尚简约的时代风法和古典的审美情趣,随着现代工艺的更新升级,白银制品更加华美、亮丽,款式更加时尚前卫。
5、迄今发现最早的银器出土于地球文明的发祥地之一的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从那时起,在人类历史上白银意志和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并铭刻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史印记。
6、自古以来,白银就与权利和财富画上了等号。白银象征着权力。银器在古代的各种宗教活动以及各种仪式上担当着重要的角色;白银代表着财富,拥有白银数量的多寡也就意味着富裕程度的高低。
7、银器的日常清洗:用温水加普通洗洁精清洗,并用清水过清,所有金银产品均不能用漂白水、强酸类去污粉等化学剂漂洗。
8、银器去黑:银器浸入加铝箔或铝片、温度在78摄氏度的盐水或苏打水中1至3分钟。而自动洗槽可保持温度不变控制时间、循环水泵使盐水时升时降,这种电解法必须在银器不粘油脂时才有效。
9、白银能以离子形式融于水中,一遇到细菌就吸附其上,使其胶体收敛、凝固,直到死亡,杀菌能力到了神奇的程度。
10、据测定,一公升水中,只要含有一亿分之二克的银离子,便能将水中的细菌全部杀死,这是由于银离子可以改变细菌细胞电生理性能,破坏其细胞结构。因此,盛在银器皿中的水,不论存放多久,都不会变质。
11、白银对有毒物质反应灵敏,若在使用过程中发现该产品内壁砂毛面突然变黑,应立即停止使用。
12、白银对人体的健康有神奇的功效。随着白银制品的大量生产应用,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逐渐发现,白银遇到有毒物质会变灰、变黑。于是,帝王贵族饮食用具便全部以白银制造,进餐时用以辨毒。
13、防止银器变黑:硫化氢和硫化物使银器变黑,由于空气中有硫,某些食品含有硫化氢,银器使用之后务必尽早清洗,以免硫化。洗净之后,将器具分类,置于架上浸入40摄氏度以上不含氯的稀释淡碱水中10至15分钟,再取出漂清,完全擦干。
14、餐刀刃的斑点先用浸醋的布擦除,然后漂清擦干;另一个方法把切成一半的洋葱焦棉纯白糖擦刀刃然后漂清擦干。
15、银器擦亮:用海绵或全绵类织物涂上擦亮剂干擦,然后用干净柔软的毛巾或脱脂棉擦亮。好的光亮剂仅留一层看不见的保护膜。
16、银器的维护:银器不能堆放,擦干的银器要放在没有含硫和烟气的房间内,存放在没有硫和木料的塑料容器。
注:本文章有部分图片转载自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如有侵权 来信告之马上删除 上一条:银饰专业知识介绍 下一条:戴银器的好处 返回列表
